close

633535334941111250.gif 

這幾天讀「喀布爾書商和他的女人」,心底升起一股深深的憂傷與無力感。


阿富汗在塔利班政權下,女人不准上學讀書,不能自由戀愛,對生命沒有自主權。在傳統家庭中,一個女人最大的盼望就是被許配到一個有社會地位、又珍惜她的老公。一般女孩到了十二、三歲,攵母即開始為她們物色對象,而這對象平均比自己大20甚至30 歲。


女人對自己的婚姻與命運毫無置喙的餘地。


一個多子多孫的女人,被認為是最有福氣的人,儘管她可能大字不識一個。


書中幾處描逑那些出身貧寒家庭的女孩,年紀輕輕,即被許配給一個從未見過面,年紀大到足以稱之為父親的男人。有些更不幸的女孩,為了生活,被引誘賣身; 有的女孩,已心有所屬,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,不惜以犧牲性命以表白心志。


身為一個母親,我謮著故事中阿富汗、巴基斯坦女性的不平等待遇,不免要問:上帝為什麼允許這様的苦難發生?為什麼有些人生在富裕的環境,而另外一些人則一生都困在貧窮當中?


但上帝從來沒有說這世界是公平的啊!之所以有這些苦難與不公,正是因為人類的原罪,ㄧ份我們無法擺脫的罪性。所以我們需要耶穌,需要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的義,才能回到上帝面前,才能用祂的觀點來理解這世上的不公不義。


「阿富汗的女孩為什麼不能上學?」其實這個問題跟「為什麼那麼好的人會被車撞死或得癌症?」與「為什麼這個壞蛋一直逍遙法外?」這些問題本質是一樣的,把矛頭指向上帝,覺得祂沒有盡到一位慈父的責任,把祂的兒女照顧好。


韓國文學評論及思想家李御寧年輕時是一位無神論者,曾寫許多文章批評基督教及耶穌,被譽為韓國「至高的知性」人物,在七十多歲時因女兒的生命經歷而決定受洗。李御寧在76 歲那年寫下自己「從不相信到相信」的思考及心路歷程。而長期以來,作為一位文化評論家,他並沒有因為信了基督教,便停止提出疑問與批評,對於基督信仰的問題他仍然質疑,不同的是過去他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,如今,他是以一個具有<共同體意識>的局內人來發問。


在「從不相信到相信」一書中,李御寧坦承信仰的起因是因為女兒。他說自己從二十幾歲開始寫文章以來,從未因貧窮、權力鬥爭或戰爭帶來的缺乏而寫文章,他之所以開始寫文章,是出自於及極度的孤單、對自身寂寞的領悟。


「這不是只有我會感到的孤單,只要是人類都會有的。 他說。


 就像幾年前華盛頓郵報做的實驗,讓知名小提琴家Joshua Bell 打扮成街頭音樂家,站在華盛頓L'Enfant Plaza 地鐵站裡,以美金350 萬原價值得Stradivarius 名琴演奏。Bell 在人來人往的地鐵站裡演奏了45 分鐘,停下來的人用指頭數得出來。而這些停下來欣賞他音樂的人當中,沒有一個認出這個音樂家是鼎鼎大名、平時得花上千美元買票才能聽到的Joshua Bell 小提琴手。


上帝也是如此?祂在洛杉磯、北京、漢城、東京,當然祂也在喀布爾。


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聆聽祂的聲音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足球媽媽的手札 的頭像
    足球媽媽的手札

    在美好的路上

    足球媽媽的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